1)第九十七章 迁移(四)_龙啸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经过了这一次惊险之后,村民们也发现,留在野外实在太不安全了,还是早一些到达穆陵关才好,因此人人都不在埋怨,全都自觉的加紧赶路。大队人马又走了三个多小时,居然一口气走出了十多里的路程。这时天色以晚,也以经走到了先头人马扎营做饭的地点。于是商毅下令,人马就在这里原地休息,明天再继续赶路。

  大队人马安顿下来之后,商毅一算,今天居然差不多走出了二十五六里的路程,以经大大超出了自己昨天预计。现在离穆陵关只剩下十五六里的路程,如果明天一早就加紧赶路,中午只吃点干粮忍耐一下,到下午两三点钟时,就应该可以赶到穆陵关了。于是商毅又派人连夜赶到穆陵关,让留守穆陵关的唐镇明天派兵在路上接应。

  而在杨武丞看来,却又是另外一番感触。他们一伙人今天下午也跟着队伍走了三个多小时,左右观察,发现整个队伍虽然走得不快,但却井然有秩,而且在前后左右都有人照应,虽然闹哄哄的,却一点也不混乱。四千多人的队伍,还夹杂着一百多辆大车小车,但却比自己带的二三百团兵出行还要整齐有秩得多。

  虽然杨武丞不擅于带队领兵。但也看得出,这才是一支真正军队的样子,自己过去带的,真就是一邦乌合之众。在下午刚开始说要追随商毅,多少还有一些冲动报恩的情绪,但现在觉得从此真跟着商毅,到也不是坏事。

  这时饭菜都端了上来,商毅也招呼杨武丞坐在一起吃饭。杨武丞一开始还有些放不开,但围坐在一起的周少桓、童大勇、成进都是年轻人,大家也很容易相处,不一会儿,隔阂就少了大半。

  商毅这才问起杨武丞的枪法。杨武丞到是个实在人,也没有隐瞒,将自己的师承来历全盘托出。原来他的枪法仍是祖宗,是宋代杨家枪。

  商毅听了,也不禁肃然起敬,他知道宋代杨家枪可不是评书中说的杨家将,而是南宋时期,“红袄军”首领杨安儿的妹妹,人称四娘子的杨妙真所创的梨花枪,当时就号称天下无敌手。

  明中期的军事家何良臣在《阵纪》中曾说:“马家枪,沙家竿子,李家短枪,各有其妙……而天下无敌者,惟杨家梨花枪法也。”而戚继光在《纪效新书•长枪总说》中也评说:“长枪之法,始于杨氏,谓之曰梨花,天下咸尚之,变幻莫测,神化无穷。”对梨花枪法的评价都相当高。

  杨妙真本是山东益都人,早年随兄长杨安儿起事反金,后嫁于李全为妻,杨安儿死后,杨妙真与李全一道回归南宋,后来又不见容于南宋朝廷,李全战死之后,杨妙真晚年复回山东定居。因此梨花枪就在山东地区流传下来。

  杨武丞就是这一支杨氏的后人,所学的就是祖传杨氏梨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